欢迎访问株洲芦淞区政府门户网站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政务 > 专题专栏 > 开展地名普查 弘扬地名文化

最美家乡地名故事——诗情画意说“枫溪”

曹敬庄

更新时间:2016-12-29来源:作者:字体[ ]

  枫溪,是由东向西流经芦淞区南部地区注入湘江的一条小河。唐大历四年(769),杜甫从潭州(今长沙)去衡州(今衡阳市),在株洲境内行舟三天,留诗九首。对于沿途的风景,诗人说:“回首过津口,而多枫树林。”可见唐代的株洲湘江两岸,枫树颇多。这条小河也因为两岸枫树很多,而以枫名,被人们呼为枫溪。乡下,人们称小河小溪为“港”,而且这里又是一处天然港湾,故又呼为枫溪港。大约在明洪武初年,一户肖姓人家从江西迁入此地,后裔子孙就落户在枫溪两岸。湘江不涨水时,枫溪港内,是大片的沼泽地,一涨水就成一片泽国。因而港内多鱼。肖家世代乃以捕鱼为业。港内捕鱼,湘江捕鱼,买鱼卖鱼,烹鱼品鱼,枫溪港成了名副其实的枫溪渔港。日之升也,湛蓝湛蓝的天空,悠悠的飘荡着朵朵白云,火红火红的枫叶下,潺潺地流淌着圈圈碧水。夜之至也,数叶扁舟,几星渔火,江枫掩映,渔歌互答。蓝天,白云,红枫,碧水;扁舟,渔歌,江枫,渔火。美丽着枫溪的一个个白天和夜晚,美丽着枫溪的一个个暑往与寒来。美丽着枫溪的诗情画意。

天然的港湾——枫溪港

  美名美景,孕育美丽的故事。岁月流逝,演绎枫溪的沧桑。几百年过去了,枫溪忽然从广袤的原野,走进了繁华的都市,如今,它成了一条城中河,蜿蜒在株洲市芦淞区南部的市区里。株洲市区横跨湘江的第六座大桥,就在它的身旁屹立,谓之枫溪大桥,挽繁华于两岸,写壮美于水天。一条宽广的马路在它的身旁舒展,谓之枫溪路,放飞希望于大道,牵手幸福于坦途。一个美丽的居民小区,就在它的身旁崛起,谓之枫溪苑,绘山水与群楼,写宜居于市井。它所在的社区谓之枫溪港社区,它所在的街道谓之枫溪街道……它的周围的存在,都争相以它为名,来分享它的美丽,分享它的诗情画意。同时,又增添它的美丽,增添它的诗情画意。


湘江六桥——枫溪大桥

建设中的枫溪大桥

这个社区因她而得名——枫溪港社区

枫溪大道(原太子路)


  可惜的是,岁月流逝,枫溪两岸的枫林也被“雨打风吹去”了,杂树丛生;滩涂也略显零乱,赶不上周围的繁华步履。好在株洲市已经提出了整治“一江四港”的规划,枫溪港幸列其中。可以预见,一个更加美丽、更加诗情画意的枫溪必将展现在我们面前。
  美哉,枫溪!美哉,枫溪港!
  作者简介:
  曹敬庄,1944年4月出生于株洲县三门镇。文史专家、作家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,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;原系湖南省文博系列高级职称评委,湖南省考古学会常务理事;现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,全国性学术刊物《炎黄文化研究》编委;株洲市文联委员,株洲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。
  成就及荣誉:出版编著10余部计300余万字:其中有散文集《寻芳恨晚》;报告文学集《读株洲》;民间故事集《炎帝传说故事》;专业编著《炎帝与炎帝陵》、《株洲文物名胜志》、《湘赣边区革命文化史料汇编》、《株洲市志·杂志》等。此外,主编了《株洲市民间故事集成》、《株洲市歌谣集成》、《株洲市谚语集成》,计100余万字。还撰写了10集历史文化电视片《回首潇湘》, 25集专题电视片《漫说株洲》,分别由湖南电视台、株洲电视台摄制播出。
  作品多次获奖,其中报告文学《千里一家亲》获全国民族团结征文二等奖,散文《梧桐美的寻觅》获全国“爱我中华、绿化城市”征文二等奖,《走,散步去》获全国晚报家庭征文一等奖,电视专题片《大地丰碑》获中国电视奖二等奖,《故园轶事》获全国电视节目星光奖三等奖。
  散文《索溪峪的“野”》被选为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课,选为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课。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作品选入全国语文教材的首位株洲作家。